国考证监会面试 五大难点快速突破
01问法灵活
纵观全国公务员面试,“反套路,反模板化面试”已成为趋势,面试形式,面试题型不断创新。聚焦证监会面试,2016-2019年的命题形式相对比较传统,而2020年命题形式有所创新,在设问上,出现了一题两问的结构。
这一方面要求考生审题要准确,答题要有针对性,切莫泛泛而谈,内容空洞;
另一方面也启发考生要有前瞻意识,提前适应不同题型的问法变化,积极训练创新题型。
考生问题
- 1,粗心大意。训练较少,导致看题马虎,忽略第二问。
- 2,审题不准。抓不住题干关键词,答题无重点,内容空泛。
中公解决方案
- 1,强化审题,抓住重点。专设审题训练,增设特殊问法题型,以教师分享审题方法,小组头脑风暴探讨等形式,帮助考生提高审题能力,抓住答题重点。
- 2,对症下“药”,针对练习。结合证监会考情,在《习题集》《模拟题》中设置灵活问法题型,有针对性地训练,帮助考生在模拟,答题中,适应不同形式的设问,精准应考。
02高时效性
在结构化题目中,注重考查社会,经济等热点话题,2020年两道题目均围绕社会时政热点命题。题目特点如下:
1.紧扣时代主题,突出政治素养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重大方针政策进行命题,政治素养要求高,如重点考查了绿色发展,民生收入,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等方面的题目。
2.紧跟时事热点,话题时效性强。紧密结合近一年或者半年的热点现象或者政策进行命题,时政素养要求高,曾考查了如垃圾分类,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,中国优秀企业走出国门等热门话题。
考生问题
- 1,不了解。一是缺乏学习意识,很少关注热点话题;二是热点知识体系庞杂,内容繁多,不知“该看什么”;三是缺乏学习方法,不知该“从哪儿看”。
- 2,记不住。在生活中浅表化地阅读手机资讯,对热点事件的政策背景,事件脉络,深层原因等,一知半解,不成体系,难以将碎片信息为己所用。
- 3,用不好。部分考生在积累了一定的热点知识后,虽有想法,但不会说;或者能说一两句话,但空“扣帽子”,不够扣题,显得生硬别扭。
中公解决方案
- 1,补充知识,拓展视野。通过早训资料,晚训专题,中公开学APP推送等,提供“经济”“疫情”等专题热点资料,提高时政热点敏感度,积累亮点词句。
- 2,精辟讲解,深挖细节。设置热点专项讲练课程,梳理2020热点知识,帮助考生了解最新热点。系统讲解“政治,经济,文化,生态,民生”热点知识,深挖内在逻辑,真正弄透核心知识,提升时政素养。
- 3,互动学习,博采众长。设置热点分享环节,采取小组学习形式,每位学员以命题人视角,围绕热点选取话题,设计题目,分享观点,小组探讨,教师点评。在互动学习中,激发考生思考力,激发团队活力,帮助学员打开思维,博采众长。
03重实务性
在结构化题目中,事务处理类的题目也是考查重点,此类题目往往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:
1.题目情境性强。在题目设计中,常以证监会工作实务中面临的矛盾问题为背景,将考生角色限定为证监会工作人员,要求考生联系实际作答,题目情境性强。
2.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在命题角度上,重视考查实际工作中碰到的业务问题和人际问题,注重考查学生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考生问题
- 1,缺乏工作阅历,答题偏理想化。考生往往无证监会工作经验,不了解证监会的工作流程,业务标准等,按自身经验答题时,难免脱离实际,可操作性弱。
- 2,缺乏角色认同,答题无针对性。认为按照一般公务员角色回答就可以解决问题,实则未能凸显证监会工作人员角色,仅仅回答了皮毛,未能结合证监会工作特性作答,难以获得高分。
中公解决方案
- 1,巧借经验,举一反三。基础理论阶段补充证监会的岗位职能,业务流程,工作要求,分享日常工作中突发问题,人际问题的应对技巧,帮助考生积累工作实务经验。
- 2,补充实务,拓宽视野。增设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中的答记者问,证监会相关法律法规,常见工作案例等,帮助考生拓宽对证监会日常工作实务的了解。
- 3,强化训练,融会贯通。在《习题集》《模拟题》中,增设证监会工作实务类题目,通过考场模拟,小组对答,教师点拨,早训背诵等方式,知晓工作实务,熟悉工作流程,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。
04强专业性
财金类,会计类,法律类,计算机类四类考生在面试时,分别考查四类专业题目,专业性极强。考题呈现出客观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。具体表现为:
1.专业题的考查具有客观性。部分题目是直接考查考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,以简答题为主,记忆难度大。
2.专业题的考查具有灵活性。部分题目会结合专业知识对热点现象进行分析,以论述题为主,知识运用能力要求高。
考生问题
- 1,抓不准。专业参考书目众多,考点繁杂,复习没有方向,抓不住重点,无从下手。
- 2,记不住。知识庞杂,内容枯燥,难以记忆,或者短时间内记住后,不久变得模棱两可,甚至遗忘。
- 3,不会用。不知该如何将专业知识点与时代背景,社会热点或单位工作相结合进行分析,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。
中公解决方案
- 1,精讲细讲,系统梳理。按财金类,会计类,法律类,计算机类分别开课,由专业教师授课,梳理知识体系,摘出专业重点,结合专业预测题目,精辟讲解,讲练结合,弄懂弄透。
- 2,巧思巧记,巩固重点。一是授课中教师会结合社会热点,生动讲解背后专业知识,将枯燥知识变得鲜活,理解后记忆;二是教师会分享记忆技巧,让庞杂知识“有章可循”,灵活记忆;三是借助早读和晚训,按记忆规律,循环背诵专业重点知识,强化记忆。
- 3,勤学勤练,学以致用。在基础理论阶段,熟练掌握解题思路,积累专业知识;在专业题目讲练阶段,将知识点用于作答,学以致用;在全真模拟阶段,强化知识运用,应对知识点的多种考法,举一反三。
05显个性化
从2013年起,大部分考生在回答完题本问题后,会有随机追问,追问侧重个人经历,家庭状况,求职动机,专业知识以及面试相关的其他问题,题目个性化较强。2020年证监会面试中,大部分考生有被追问。
考生问题
- 1,不了解追问意图。面试时,不了解追问的用意,为了避免冷场的尴尬,盲目作答,文不对题。
- 2,答案缺乏有效性。有些追问看似简单,但却未能摸透背后的考点,答案空洞泛泛,缺乏细节,未能围绕核心考点有效作答。
- 3,答案缺乏个性化。追问常涉及考生个人经历,家庭状况,求职动机等话题,考生虽有话说,但却往往随大流,无个性特色。
中公解决方案
- 1,分析本质,掌握意图。理论授课时,系统讲解追问的常见题型,题目考点,作答方法,帮助考生明白考官的出题意图,追问本质,系统的理解追问。
- 2,突击追问,系统强化。练习阶段,借助追问专题训练,全真模拟等课程,围绕考生答案,开展小组突击追问,教师个性化追问。通过系统练习,逐步提高考生的随机应变能力,提高作答的有效性。
- 3,因人而异,深挖简历。一是设置简历一对一修改环节,深入了解学员经历,针对性修改;二是设置简历提问训练,结合考生特点,个性化追问,帮助考生做足准备;三是模拟环节增设追问,通过教师个性化点评,启发考生挖掘自身经历,打磨独特闪光点。
解决证监会面试难题>